【父愛如山】由被批走音到成國際音樂人 演奏家爸爸為兒子留港推音樂教育
發布時間: 2023/07/13 14:38
最後更新: 2023/07/13 15:27
身份的轉換很多時會讓人改變職業甚或志向,踏上另一條從未想像過的路,現時為音樂教師的莫迪輝(Samuel)便是如此。
過去以結他演奏家身份經常到外國參與演奏表演的他,一年幾乎離港十多次。當一次太太抱着還是嬰孩時期的兒子來接機,兒子小手緊緊抓着他不放,彷彿用身體語言告訴他自己想念爸爸。「那一刻我決定不再離開了,我要留在家人身邊。」
一說到演奏家,自然會認定必定是自小得到良好的音樂栽培,或資質過人,畢竟,學音樂的小朋友如此多,成為音樂家或演奏家,卻是絕少數。
Samuel卻笑笑指:「我是15歲才開始接觸音樂,在這之前的接觸就是學校音樂堂。最記得初中時有次有人來學校找學生唱歌,我也有份去試,然後一開口。對方甚至說:「你怎麼可以走音走得那麼厲害?如果你以後搞音樂的話,真的要有神迹了。」
聽起來非常傷人的說話,Samuel卻說那時的自己毫不介意,不過卻成了非常戲劇性的「預言」。「後來我和朋友開演奏會,也有再說起這件事,笑說我身上出現了『神迹』。」
後來他參加教會舉辦的樂器班,由年長一點的教友負責教導。「當時有好幾種,鋼琴、Bass、爵士鼓等,都覺得不太適合自己,最後選擇了木結他。」
那時的他完全預料不到,一次聊作興趣的音樂小班,就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未來。「開始學不久就完全着迷了,好像撻着了。那時在讀書,但我還是每天練6至8小時,所以是練到凌晨,然後早上返學前又起來練。」
至中學畢業前,Samuel已下定決心要到維也納進修。「用了一年多的時間考到演奏級、考完樂理,然後讀了個正式的音樂副學士課程,那時我音樂的科目成績也不錯呢!」
一年飛十多次開演奏會
以為他本身就是成績好的學生,Samuel則坦率笑指:「當然不是,我讀書麻麻,其實當時有大學給我Conditional Offer,但因為有一科不合格所以讀不到,便轉而報讀副學士。我想是因為自己有興趣,所以非常投入,成績就自然好。」
Samuel稱當時覺得自己不懂的實在太多,如樂理方面、音樂史等,且為了裝備好自己前往維也納,故相當認真。
在維也納6年,除專注學習結他以外,也有學作曲。「但我覺得自己在作曲方面沒太大天份,也更喜歡演奏,所以最後便集中在演奏方面。」學成回港的頭幾年,除在香港舉辦演奏會,也經常往返歐洲。
「2013至2017那5年時間,真的很密集地飛,有時一個月飛兩次法國,或去10日俄羅斯,然後每天都有演奏會,做足7場。」
然而這樣的行程下,Samuel仍然有從事音樂教育的工作。「我從中學開始已經有教人了,不過主力演奏那幾年,就變得要經常請假。」
從遊走世界的演奏家轉為留守香港的音樂老師,轉捩點就是寶貝兒子。
他稱:「我記得當時剛從外國回來,也是比較遠的地方,俄羅斯還是丹麥?自己還揹着結他,太太帶着未滿1歲兒子來找我,告訴我最近他不太開心,不太肯說話,吃得也不多。然後他望見我,眼睛一下子就睜大,然後舉起手要我抱。當我抱着他時,感覺到他用手捏着我,是緊緊地用力那種。那一刻我就對自己說:『唔得了,我唔可以再飛,我要留低。』」
開辦自家音樂學院
縱然決定留下來,然而木結他演奏在港始終不比外國盛行。「在香港很多時是一個音樂會的某個section需要我彈,但在外國就真的是木結他做主角,我可以決定彈甚麼。當然香港也不是絕對沒有,但我要自己租場去做這件事,而不是別人邀請我去做,這就是分別。」轉型成為音樂導師,甚或兒童音樂導師,除了本地演奏生態的限制外,也很大程度與兒子相關。
我看着兒子,很想他也感受到音樂的樂趣,但發覺我懂得的好像很多,卻無從入手去教。
就在那時開始,Samuel逐個逐個音樂教育法去學,幾乎成了音樂教育法專家。擁希澳洲國家奧福協會一級至四級證書、美國蒙特梭利協會國際幼兒教師證書、亞洲及香港鈴木音樂才能協會會員、澳洲高大宜協會教育高大宜幼兒教育證書等。
現在的他更成立了自家音樂學院,既有各式音樂班,更有針對家長的音樂教育,讓小朋友的音樂體驗更完整。「我們見過或都聽過太多例子了,家長強迫小朋友學樂器,然後當小朋友長大或考至一定級數,便斷然拒絕再接觸音樂,絕對是弄巧反拙。」
Samuel直言自己的理念是和家長一起努力,把握兒童0至6歲的黃金發展期,讓他們接觸音樂,對音樂產生興趣,才能將音樂真正帶進他們的人生之中。
記者:王嵐